紙漿模塑的工藝流程是一個複雜且精細的過程,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關鍵步驟:
一、原料準備與製漿
原料分類與淨化:選用蘆葦、稻草殼、甘蔗、麥秸、竹子、木材、再生紙等作為原料,打漿前對原料進行仔細分類,剔除各種摻雜物,確保原料的純淨度。
碎紙打漿:將分選、淨化好的原料廢紙磨碎打漿,通過碎漿機等設備將原料轉變為均勻的紙漿纖維懸浮液。在這一步驟中,需要控製原漿纖維長度和原漿濃度,以滿足後續生產的需求。
二、配漿與調配
配漿:將打好的紙漿輸入配漿池內,進行混合攪拌。在此過程中,可以加入功能性添加劑(如增白劑、防水劑等)和染料,根據產品的特性要求進行一係列輔助,以形成滿足生產需要的紙漿。
漿料調配:由於原料廢紙的比重、硬度和顏色各有不同,因此需要根據產品的具體要求對漿料進行調配,以達到客戶所需的產品性能和質量標準。
三、成型
紙漿模塑成型:紙漿模塑製品的成型工藝主要通過真空模塑、灌漿模塑等一係列方法完成。其中,真空模塑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。通過真空吸附,使原紙漿纖維在模具中成形為所需的產品形狀。成型結束後,借助於液壓氣缸升起模型,上、下模型合攏將製品壓實後取出,壓榨出製品中的部分水分。
四、幹燥
烘幹過程:成型後的紙漿模塑製品需要在幹燥爐中進行烘幹,以減少製品的含水率。通常,紙漿模塑製品的含水率在烘幹前約為50%-75%,烘幹後需要降~10%-12%。這一步驟利用燃料、油、氣、電或蒸汽等作為熱源,加熱空氣並通過風扇從製品中提取蒸發水,從而加速幹燥。
五、整型與後處理
整型:烘幹後的紙漿模塑製品通常需要在熱成型機上進行整型處理,通過熱擠壓使製品更為密實,壁厚度均勻,外表麵光滑平坦,並提高壁的強度。此外,整型過程中還可以壓製一些標誌或圖案等。
後處理:整型後的紙漿模塑製品可能還需要進行壓光、塗料烘焙或在表麵印刷圖案文字等後續處理,以提高產品的外觀質量和附加值。
六、檢驗、打包與貯存
檢驗:通過一係列嚴格的檢驗程序,確保紙漿模塑製品的質量符合標準要求。
打包:根據不同產品的特點,采用手動包裝或自動打包機進行計數包裝,以便產品的運輸和貯存。
貯存:將打包好的紙漿模塑製品存放在幹燥、通風的倉庫中,以防止受潮和損壞。
綜上所述,紙漿模塑的工藝流程是一個涉及多個環節和步驟的複雜過程,需要嚴格控製每一個環節的質量和生產參數,以確保產品的性能和質量滿足客戶的需求。